惩罚教育的误区与匡正

被引:3
作者
邱心玫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 偏误; 教育者; 儿童; 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正>惩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更要认识到道德和规范的本质要求,形成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学生在情感上体验羞愧,从而悔悟并遵循规则,更在于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建立道德意识。在教育领域,惩罚由来已久。"教"的甲骨文字形便形象地体现了"借助棍杖、鞭子进行教化"的教育内涵。惩罚与教育,从字源上可谓是相生相伴。夏楚二物(古代惩罚学生的教鞭)在悠久的古代教育中也发挥着其应有的教化作用。随着全球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兴起与传播,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等正面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英]边沁(Jeremy Bentham) 著;时殷弘 译.商务印书馆.2000,
[2]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日)小原国芳著;由其民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大教学论.[M].[捷]夸美纽斯 著;傅任敢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