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企业—空间”的沈阳市经济韧性特征

被引:62
作者
关皓明 [1 ,2 ,3 ]
杨青山 [1 ,2 ,3 ]
浩飞龙 [1 ,2 ]
冯章献 [1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产业结构; 企业动态; 空间分布; 老工业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经济下行明显,适应能力较差,即区域经济韧性较弱。产业和企业是区域宏观经济的中微观载体,有助于揭示区域宏观经济韧性的中微观特征,却鲜少有研究。本文从宏观经济增量、中观产业增量及结构变化和微观企业空间动态,分析了1978年以来沈阳市经济韧性的特征。研究发现:(1)在全国经济周期影响下,沈阳市经济韧性的变化呈现出"弱—强—弱"的周期性特征,主要是受第二产业韧性的波动变化影响。以支柱产业演替为代表的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变化差异明显,其中老路径产业中机械产业韧性的"强—弱"变化对第二产业的韧性变化影响较大,其韧性减弱主要是由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2)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放缓的影响下,企业存活率的结果表明,老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强于新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除食品产业外,其余产业老企业的韧性都强于新企业的韧性。另外初步发现,老路径产业和新路径产业中的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新进入企业表现出对中心城区的"空间"路径依赖性,"空间集聚"对企业存活存在正向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