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河口枯季河床沉积物与河床沙波现场观测研究
被引:11
作者
:
李九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九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小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新宁
薛元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薛元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靖华
机构
: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地理研究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长江河口;
沉积物;
底沙运动;
颗粒度;
沙波;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于 2 0 0 2年 3月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双频道测深仪、旁侧声纳和ADCP流速剖面仪、ENDECO海流仪、OBS测沙仪在江阴至横沙岛航行 1 50km ,取得河床沉积物、河床形态和与此相关的动力因子实测资料。采用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该河段河床沉积物颗粒组成以细砂为主 ,中值粒径为 2 φ左右 ,分选较好 ;河床泥沙以单颗粒群体跳跃运动为主 ,在河床上形成沙波形态 ,并发育良好 ;其河床沙波的形成、发展和消失与河床沉积物颗粒度特征和涨落潮水流强弱息息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
[J].
蔡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蔡锋
;
黄敏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黄敏芬
;
苏贤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苏贤泽
;
张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张海峰
.
台湾海峡,
1999,
(04)
:418
-424
[2]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
[J].
李九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李九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时伟荣
;
沈焕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沈焕庭
.
地理研究,
1994,
(01)
:51
-59
[3]
瓯江河口输沙模式与应用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祝永康
;
孙志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河口港湾研究室
孙志林
.
地理研究,
1993,
(02)
:9
-18
[4]
长江口南支河床质的运动规律
[J].
阮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河口港湾研究室
阮文杰
.
海洋科学,
1992,
(04)
:44
-48
[5]
瓯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
[J].
孙志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地理学系
孙志林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4)
:455
-460
[6]
西江河口(磨刀门)沉积环境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明豪
.
地理研究,
1984,
(01)
:51
-65
[7]
潮汐沙波高度的确定
[J].
霍斯特纳斯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霍斯特纳斯内
;
殷风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殷风珍
.
水道港口,
1981,
(01)
:25
-28
[8]
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D]. 吴华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1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2003
←
1
→
共 9 条
[1]
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
[J].
蔡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蔡锋
;
黄敏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黄敏芬
;
苏贤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苏贤泽
;
张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张海峰
.
台湾海峡,
1999,
(04)
:418
-424
[2]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
[J].
李九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李九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时伟荣
;
沈焕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沈焕庭
.
地理研究,
1994,
(01)
:51
-59
[3]
瓯江河口输沙模式与应用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祝永康
;
孙志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河口港湾研究室
孙志林
.
地理研究,
1993,
(02)
:9
-18
[4]
长江口南支河床质的运动规律
[J].
阮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河口港湾研究室
阮文杰
.
海洋科学,
1992,
(04)
:44
-48
[5]
瓯江河口推移质的造床作用
[J].
孙志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大学地理学系
孙志林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4)
:455
-460
[6]
西江河口(磨刀门)沉积环境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明豪
.
地理研究,
1984,
(01)
:51
-65
[7]
潮汐沙波高度的确定
[J].
霍斯特纳斯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霍斯特纳斯内
;
殷风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殷风珍
.
水道港口,
1981,
(01)
:25
-28
[8]
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D]. 吴华林.华东师范大学. 2001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