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混合液对罗非鱼嗅觉的毒性

被引:2
作者
柴敏娟
鲁波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系
[2] 厦门大学海洋系 厦门
[3] 厦门
关键词
混合液; 反应; 毒性作用; EOG; 罗非鱼; 非洲鲫鱼; 离子; Zn; 拮抗效应; 重金属; 重有色金属; Cu; 嗅上皮; 嗅觉;
D O I
10.14012/j.cnki.fjsc.1996.03.001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正> 鱼类的嗅觉是一种重要的距离感受器,它能灵敏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在鱼的摄食、集群、防御、繁殖、迁移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感受器之一,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种灵敏的生物学监测指标[柴敏娟等,1996]。水域中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往往不是单一种的,而是繁多的,这绪多的污染物对鱼类生存有没有影响,怎样影响鱼的生理活动?这方面国内研究不多。本文选择我省淡水渔业养殖常用品种罗非鱼(Tilapia sp.)为实验对象,用电生理方法,研究3种二价金属离子(Cu2+、Zn2+、Ca2+)相互混合对鱼类嗅电图(Electro-olfactogram,下简称EOG)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J].
柴敏娟,潘丽娉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94-99
[2]   Cu、Zn对罗非鱼鳃盖运动的影响 [J].
黄玉霖 ;
吴鼎勋 ;
柴敏娟 .
台湾海峡, 1994, (01) :21-25
[3]   厦门港湾重金属污染与海域生产力关系 [J].
吴瑜端 ;
陈慈美 ;
王隆发 .
海洋与湖沼 , 1986, (03) :17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