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社会承认与生活世界的重构

被引:8
作者
杨君
徐选国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生活世界; 社会承认; 社会工作;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4.02.014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转型期个体分化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张力,要求建构一套社会整合的价值观。社会承认体现了一种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关系,既是回应当前社会转型语境下生活世界碎片化问题的理论视角,也是彰显社会工作本质特征、重构生活世界的重要理论路向。社会承认在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建构表现为爱、法权、团结三种承认形式,对应着自信、自尊、自豪三种实践自我关系。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从家庭、国家和社会三个维度分别对爱、法权和团结进行再建构,以促进人的完整性的实现,进而实现生活世界的重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舒茨主体间性理论再讨论 [J].
孙飞宇 .
社会, 2013, 33 (01) :38-74
[2]   霍耐特“人的完整性”理论简析 [J].
赵琰 .
哲学研究, 2011, (04) :37-42
[4]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J].
徐永祥 .
河北学刊, 2007, (03) :67-69+73
[5]  
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 2005
[6]  
社会工作学[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王刚义著, 1990
[7]  
Penguin[P]. 英国专利:GB0720467D0,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