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控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雄 [1 ]
吴晓静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2]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差别对待; 正当理由; 平等就业权; 法律规控;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0.12.025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反就业歧视法制相当落后。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必须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应当以正面赋予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作为反就业歧视的权利基础,以准确界定就业歧视作为反就业歧视的中心任务,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控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的制度困境 [J].
李雄 ;
刘俊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5 (02) :1-8
[2]   论我国平等就业权重构的必然性 [J].
李雄 ;
刘山川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9, (05) :103-110
[3]   理想与现实:基本权利可诉性程度研究 [J].
龚向和 .
法商研究, 2009, 26 (04) :32-38
[4]  
民生诉求与权利回归:论就业机会公平分享的推进机制[J]. 李雄.中国法律. 2008(05)
[5]  
民生诉求与权利回归:论就业机会公平分享的推进机制[J]. 李雄.中国法律. 2008 (05)
[6]   论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J].
李雄 .
河北法学, 2008, (06) :66-72
[7]   论禁止歧视 [J].
周伟 .
现代法学, 2006, (05) :68-75
[8]   加拿大的纠正歧视行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张明锋 .
法学, 2006, (07) :103-111
[9]   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J].
何琼 ;
裘璆 .
法学, 2006, (04) :112-118
[10]   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 [J].
喻术红 .
中国法学, 2005, (01)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