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廓清与实践认定——基于最新司法解释的考察

被引:11
作者
张庆立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益廓清; 实践认定; 司法解释;
D O I
10.19510/j.cnki.43-1431/d.2018.02.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存在隐私权说、信息权说和双重法益说的争议,从立法原意、立法趋势和行为变化了的社会危害性等方面考虑,双重法益说具有妥当性。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本罪构成要件在"公民个人信息"、"违法国家有关规定"、"提供"、"非法获取""情节严重"的界定等方面都存在可商榷之处。针对司法实践中想象竟和犯、牵连犯、信息数量、未完成形态、从宽处罚的认定与处理,司法解释也需要及时予以完善。另外,与域外往往规定本罪告诉才处理不同,我国采取强制追诉的做法并无不妥。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互联网领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 [J].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
王守安 .
人民检察, 2017, (02) :9-13
[2]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新探——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J].
杨燮蛟 ;
张怡静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412-416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实践与思考 [J].
李玉萍 .
法律适用, 2016, (09) :11-16
[4]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之“公民个人信息”的教义学阐释——以《刑事审判参考》第1009号案例为样本 [J].
叶良芳 ;
应家赟 .
浙江社会科学, 2016, (04) :71-78+157
[5]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体系性建构——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分析范本 [J].
陈志鑫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 30 (02) :60-64
[7]   论我国刑法典中的诉讼条件——以告诉才处理制度为例 [J].
薛万庆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6) :91-95
[8]   论告诉才处理的法律定位 [J].
李立景 .
当代法学, 2004, (03) :127-133
[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N]..人民法院报.2017,
[10]  
公安部公布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N].付静;.人民公安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