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不同芥酸含量基因型间含油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被引:1
作者
周永明
刘后利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芥酸; 含油量; 品质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两个组合的分离世代群体按芥酸含量高低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了回交和F2群体中不同芥酸基因数目的各组间含油量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差异。回交世代不同芥酸含量的各组在产量和大多数其他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F2低芥酸(<2%)基因型的产量比芥酸含量在10%以上的其他各组低3.7—47.9%,含油量低0.8—10%,产量构成因素和一些形态学性状也表现较差。对这些结果在油菜单、双低育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首次提出了在品质育种中应重视亚群体选择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甘蓝型油菜几个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 [J].
周永明 ;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97-101
[2]   油菜芥酸含量表型分类的一种方法 [J].
刘定富 .
中国油料, 1989, (01) :44-47
[3]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遗传 [J].
周永明 ;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1987, (01) :1-10
[4]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5]  
方差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统计组 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