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修正及应用研究

被引:17
作者
徐卫国
田伟利
张清宇
丁淑英
郭慧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关联模型; 权重; 空气质量;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06.03.021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深入研究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关联分析模型做了两点修正,先是利用参考点简化了模型的计算公式,再根据各污染物排放贡献率的不同确定了各级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准确反映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并对不同样本的空气质量进行了优劣性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因子与因子及因子与总量之间的相关关联程度,确定该区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10。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邓聚龙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3]  
灰色控制系统.[M].邓聚龙 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4]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J].
杨士建 .
中国环境监测, 2003, (01) :40-42
[5]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何斌 ;
高登好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50-52
[6]   影响郑州市大气TSP浓度诸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弹性分析 [J].
林志周 ;
权瑞 ;
王郁平 .
重庆环境科学, 2001, (06) :52-54
[7]  
广州大气NO_x浓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徐家颖;杨士弘.上海环境科学.1998, 10
[8]  
广州大气NO_x浓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徐家颖;杨士弘.上海环境科学.199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