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循经推按、特定部位按摩与穴位点压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被引:10
作者
鲁英
王雪峰
机构
[1]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2]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辽宁省沈阳市
[3] 辽宁省沈阳市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综述文献; 穴位按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了解中医推拿疗法循经推按、特定部位按摩、穴位点压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5-01/2005-04关于推拿按摩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章,检索词“cerebralpalsy,massag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5关于推拿按摩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性瘫痪,推拿”。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推拿按摩与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实验和观察性文章。排除重复性观察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13篇关于按摩干预小儿脑性瘫痪的随机和未随机的文章,12个临床观察符合纳入文章。排除的101篇文章,68篇为重复性观察,33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循经推按多选择循行于颈项、脊背、四肢等部位的经络循行部位进行推拿按摩,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起到输理全身阳经,通行阳气,促进恢复的目的,是脑性瘫痪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法。在实际操作时,先以循经推按疏通经络,再配合其他按摩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定部位按摩的疗效,是建立在对运动障碍及其部位的准确评价基础上,应结合现代解剖学、运动学等,准确地了解造成运动障碍的原因、部位、肌张力障碍的性质及程度,并选择正确的按摩手法,一般来说,按摩时应遵循“以柔克刚、以刚制柔”的原则,对于痉挛的肌肉采用轻、柔、缓的手法,对于迟缓无力的部位,则使用较强较重的刺激手法。特定部位按摩目前在脑瘫的治疗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法。穴位点压是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主要在障碍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同时该手法对语言、智力、听力、视力等功能恢复及流涎等也有改善作用,穴位点压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运动障碍应和其他手法结合起来运用。结论: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传统的矫形手法,对于矫正姿势、改善运动有着较好的作用。同时强调推拿按摩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保持中医特色,突出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的优势,可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语言、智力、听力及视力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J].
史惟 ;
王素娟 ;
廖元贵 ;
徐秀娟 ;
杨红 ;
施炳培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2) :56-57
[2]   推拿养肝柔筋法对脑瘫患儿斜视的疗效观察 [J].
韩丽娟 ;
于天源 ;
闫丽丽 ;
洪学滨 ;
周晓波 ;
刘海华 ;
郑华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4) :32-33
[3]   功能治疗40例脑瘫疗效观察 [J].
张小玲 .
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37-38
[4]   头面部按摩辅助治疗痉挛型脑瘫儿构音障碍 [J].
王振芳 ;
温晓刚 ;
董志云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5) :50-51
[5]   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 [J].
郭东彪 ;
李霞 .
按摩与导引, 2002, (06) :20-22
[6]   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抬头不佳39例 [J].
韩庆 ;
张跃 ;
梁艳萍 .
新疆中医药, 2002, (06) :35-36
[7]   蕾波法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疗效 [J].
任世光 ;
王淑哲 ;
张育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1, (04) :27-29
[8]   推拿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运用观察 [J].
汤健 .
江苏中医, 2000, (09) :33-34
[9]   按摩结合手术矫形治疗儿童重症痉挛型脑瘫 [J].
张如荣 ;
杨利平 .
中国康复, 2000, (03) :141-142
[10]   现代与传统康复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159例 [J].
王军英 .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 (07)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