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逐级供应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被引:3
作者
徐爱强
于国防
高峰
宋立志
机构
[1]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2]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济南
[3] 济南
关键词
预防性; 狂犬病疫苗;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疫苗接种; 生物制品;
D O I
10.19568/j.cnki.23-1318.2002.05.007
中图分类号
R194.5 [医药卫生用品检查];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正>1 概述 从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供应的发展历史来看,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采取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接种点)逐级供应的模式。回顾这段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所有预防性生物制品主要以计划免疫用疫苗为主,这些疫苗由省级财政部门承担所有经费,省级卫主行政部门或卫生防疫站负责订购,并免费逐级向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供应和使用。但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7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