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新元古代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52
作者
郭春丽 [1 ]
王登红 [1 ]
陈毓川 [2 ]
赵支刚 [3 ]
王彦斌 [4 ]
付小方 [5 ]
傅德明 [6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四川省地勘局攀西地质大队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5]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科学研究所
[6] 四川三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新元古代; 花岗质岩石; 基性岩墙和包体; 锆石SHRIMP; Sm-Nd同位素;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其成因对于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川西康滇裂谷中四川西昌一带出露的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性质相似的周边花岗质小岩体,以及岩体中出露的基性岩墙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这些酸性、基性岩体形成于842~790Ma,基本为同时代的侵入岩;花岗岩基中普遍发育中性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表现;花岗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基性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位于澳大利亚和Laurentia大陆之间的Rodinia超大陆重建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457 / 24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川西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林广春,李献华,李武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7)
[2]   四川岔河锡矿区富铟矿石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J].
郭春丽 ;
王登红 ;
付小方 ;
赵支刚 ;
傅德明 ;
陈毓川 .
地质论评, 2006, (04) :550-555+583
[3]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周新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556-565
[4]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沈渭洲 ;
凌洪飞 ;
徐士进 ;
周新民 ;
赵子福 ;
郭建强 .
地质论评, 2000, (05) :512-519
[5]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9, (01) :1-9
[6]   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的Sm—Nd同位素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J].
王银喜 ;
杨杰东 ;
陶仙聪 ;
李惠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2) :297-308
[7]   四川会理岔河元古宙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彭齐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177-188
[8]  
南昌━滇中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含矿特征[M]. 重庆出版社 , 刘俨然等编著, 1988
[9]  
Formation of the Jinchuan ultramafic intrusion and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Ni‐Cu sulfide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the ~825 Ma south China mantle plume?[J] . X. H. Li,L. Su,S.‐L. Chung,Z. X. Li,Y. Liu,B. Song,D. Y. Liu.Geochem. Geophys. Geosyst. . 2005 (11)
[10]  
Mesozoic lithosphere destruction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major-, trace-element and Sr–Nd–Pb isotope studies of Fangcheng basalts[J] . Hong-Fu Zhang,Min Sun,Xin-Hua Zhou,Wei-Ming Fan,Ming-Guo Zhai,Ji-Feng Y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