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区夏季一次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4
作者
韩博
吕世华
奥银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Morlet小波; 热传导方程; 土壤热扩散率; 向下短波辐射强度; 天空温度;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简单的土壤热传导方程建立模型,并结合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2004年6月22日8月18日金塔绿洲附近观测的戈壁土壤温度序列,重点关注地下10 cm的土壤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土壤温度除了有明显的日变化外,还存在周期为准4天和准两周的波动。利用滑动相关分析后发现,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土壤温度日变化能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利用土壤热传导模型分析土壤日变化振幅年变化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太阳向下短波辐射强度与准4天周期波动实部分量在降水前后存在负相关关系。比较观测时段土壤温度准4天波动能量与同时期的天空温度,发现准4天波动可能与持续增强的云逆辐射有关。通过分析降水前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发现二者的日变化在降水后与降水前相比,振幅增大,位相前移。这一结果可以用土壤热扩散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增大得到解释。最后利用回归分析发现T10的准两周波动可能与更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场异常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青藏高原西部土壤热量的传输及其参数化方案 [J].
李国平 ;
张泽铭 ;
刘晓冉 .
高原气象, 2008, (04) :719-726
[2]   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观测与分析 [J].
刘远永 ;
文军 ;
韦志刚 ;
李振朝 ;
张堂堂 ;
刘蓉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28-937
[3]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非均质土壤导温率的变化及土壤温度数值模拟 [J].
王可丽 ;
程国栋 ;
江畅畅 ;
牛富俊 .
冰川冻土, 2007, (03) :470-474
[4]   夏季晴天不同土壤湿度条件的绿洲辐射特征 [J].
文莉娟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孟宪红 ;
张宇 ;
奥银焕 ;
李锁锁 .
太阳能学报, 2007, (05) :567-572
[5]   河西地区地表感热特征分析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吕世华 ;
符睿 .
高原气象, 2007, (02) :293-299
[6]   含水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交换的影响研究 [J].
李慧星 ;
夏自强 ;
马广慧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72-175
[7]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热特征分析研究 [J].
姚小英 ;
王澄海 ;
蒲金涌 ;
宋连春 ;
邓振镛 ;
张存杰 ;
刘小强 .
土壤通报, 2006, (04) :666-670
[8]   北半球冬半年平流层大气低频振荡特征的研究 [J].
程胜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2006, (04) :660-670
[9]   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绿洲边界层特征的敏感性试验 [J].
罗斯琼 ;
陈世强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5, (04) :471-477
[10]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张宇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