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常用水稻杂交亲本的聚类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二男
高建春
钟达兴
王才林
机构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农业分校
[2]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亲本; 育种;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有关水稻亲本品种的聚类分析及其在常规育种中应用的报道甚少。本文试图从近年太湖流域常用的水稻亲本,根据其同产量关系密切的七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水稻品种的数量分类,为正确选配亲本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1980—1982年采用了60个水稻品种(系),包括国外引进品种(桂花黄、筑紫晴、美国稻1号)、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良种(苏粳2号、昆稻2号、早单八、东亭3号、紫金糯)、太湖流域地方品种(苏御糯)和从浙江省引进的抗稻瘟病性好、熟色理想、米质佳的良种(测21、测24)等品种(系),进行测定试验。小区行长3米,7行区,株行距4×5寸2,重复三次,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取样5—10株,室内考种。取1982年60个太湖流域常用杂交亲本品种(系)的七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元的、系统的数量聚类分析。 根据Sneath和Sokal(1973)提出的性状的数量系统聚类分析步骤:(1)选择指标性状;(2)计算相似数;(3)聚类分析;(4)判别,进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J].
胡秉民 ;
王振宙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1) :121-127
[2]   32个小麦种质资源聚类初探 [J].
俞世蓉 ;
郭蔼平 ;
魏燮中 .
作物学报, 1983, (02) :85-92
[3]   聚类分析 [J].
陈华豪 .
林业科技通讯, 1983, (03)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