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妇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沈启莹 [1 ]
梁巍 [1 ]
周惠芬 [1 ]
李浩 [1 ]
林雄标 [2 ]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2] 深圳市康宁医院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心理社会因素; 妇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和应对方式。方法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应付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6例女性自杀未遂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100名正常女性做比较。结果自杀女性平均年龄较小,自杀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家庭争吵、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和恋爱问题;服毒是自杀的最常见方式,服毒种类以精神药物类最多(39.74%),其次为有毒制剂(29.49%)。自杀未遂组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异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杀者有明显的负性生活事件,他们的应对方式存在问题,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提示我们应加强应对困难能力的教育,加强和谐社会和家庭的建设,及早处理诱发因素,预防自杀。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5~24岁人群自杀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张艳萍 ;
及惠玉 ;
徐东 ;
杨功焕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04) :33-33
[2]   女性自杀机制研究进展 [J].
周罗晶 ;
刘筱娴 .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5, (02) :68-73
[3]   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 [J].
刘连忠 ;
肖水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4) :253-256
[4]   21世纪自杀及其预防研究展望 [J].
翟书涛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01) :43-45
[5]  
医学心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姜乾金主编, 2004
[6]  
Suicide and the unique prevalence pattern of schizophrenia in mainland China: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 Michael R Phillips,Gonghuan Yang,Shuran Li,Yue Li. The Lancet . 2004 (9439)
[7]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J] . Michael R Phillips,Gonghuan Yang,Yanping Zhang,Lijun Wang,Huiyu Ji,Maigeng Zhou. The Lancet . 2002 (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