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黏附分子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6
作者
朱飞跃 [1 ]
张卓 [1 ]
曹朝晖 [2 ]
姜志平 [3 ]
机构
[1]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内科
[2] 南华大学生命技术学院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
关键词
黄芪; 白血病; 可溶性;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D O I
10.13241/j.cnki.pmb.2007.03.023
中图分类号
R733.7 [白血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白血病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2例和化疗加黄芪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uSA法),对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升高(P<0 05)。②治疗后,化疗加黄芪组与化疗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下降(P<0 05),化疗加黄芪组下降尤为明显(P<0 05)。结论黄芪可通过降低白血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CD11a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J].
陈萍 ;
傅晋翔 ;
张宏 ;
李军 ;
虞斐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6) :691-693
[2]   急性白血病CD11a、CD5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宋嘉 ;
张荣莉 ;
宋文秀 .
肿瘤, 2006, (04) :374-376
[3]   黄芪总苷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J].
许杜娟 ;
吴强 ;
杨雁 ;
陈敏珠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 (07) :823-826
[4]   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人CCL-229、K562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J].
赵莲华 ;
李清 ;
陈咏梅 ;
曹利力 .
实用癌症杂志, 2003, (03) :242-244
[5]   急性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J].
居小萍 ;
彭敏 ;
许小平 ;
吕书晴 ;
李瑶 ;
应康 ;
谢毅 ;
毛裕民 ;
夏放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 (11) :20-23
[6]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临床意义 [J].
孟筱坚 ;
林茂芳 ;
张洁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2, (03) :216-217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与sV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J].
姜国胜 ;
唐天华 ;
毕可红 ;
张玉昆 ;
吴文 ;
李岩 ;
任海全 ;
董强 ;
邬维礼 ;
任青华 ;
姜枫琴 ;
刘秀兰 ;
孙关林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 (01) :40-41
[8]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in childhood B-lineage-cell neoplasms. JUNICHI H,OSHIKOM,HIYUKIF,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