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20
作者
冯文光
贺承祖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砂岩; 驱油; 润湿性; 水膜; 自组单分子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1 [水驱、气驱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鉴于某些含阳离子基团的物质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带负电的硅质矿物表面上形成无润湿纳米膜,使油湿或水湿变为中间润湿或弱水湿,明显提高驱油效率。作者提出在注入水中加入一种含阳离子基团物质的塞段,该物质可在带负电荷的砂岩矿物表面形成可在后续水中脱附的自组单分子纳米膜,通过取代水膜和沥青膜除去各种形式的残油。室内试验表明,该法无论在水湿或油湿,高渗或超低渗储藏中均可获得良好的驱油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26 / 7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马新仿等《用分形方法研究水驱前后岩石的孔隙结构》一文的置疑 [J].
贺承祖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1) :101-102
[2]   辽河油田兴42块兴53井组MD膜驱油研究 [J].
高芒来 ;
陈素青 ;
孟秀霞 ;
陈定珊 ;
潘惠芳 .
油田化学, 2003, (01) :65-69+77
[3]   油气藏中水膜的厚度 [J].
贺承祖 ;
华明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91-93+8+15
[4]   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几何描述 [J].
贺承祖 ;
华明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17-25
[5]  
分子膜驱油技术.[M].范玉平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油气藏物理化学.[M].贺承祖; 华明琪; 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7]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科学基础.[M].(美)莱克(Lake;LarryW.)著;李宗田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