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上游度、出口品质与全球价值链攀升——中美“悖论”的经验证据及启示

被引:9
作者
占丽 [1 ]
戴翔 [1 ,2 ]
张为付 [3 ]
机构
[1]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产业上游度; 出口品质; 全球价值链; 中美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上游度越低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率与更高的价值链分工地位。然而,本文经验研究发现,产业上游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相关性,在中、美两国分别表现为正负相反的"悖论"现象,而在剔除品质影响后"中美悖论"随之消失。据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中与美国的差距,不仅源于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的专业化技术特征差异,还源于相同或相似环节的品质特征差异。因此,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重要目标,不仅是指要专业化于更加具有技术内涵的生产环节和阶段,也要提升所从事生产环节和阶段的品质水平,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效应 [J].
张杰 ;
郑文平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151-165
[2]   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及其演进规律 [J].
苏庆义 ;
高凌云 .
统计研究, 2015, 32 (12) :38-45
[3]   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5, 47 (02) :5-14
[4]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戴翔 ;
金碚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17+43
[5]   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 [J].
李强 ;
郑江淮 .
财贸经济, 2013, (09) :95-102
[6]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种总结 [J].
裴长洪 ;
彭磊 ;
郑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77-87+222
[7]   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 [J].
Antras, Pol ;
Chor, Davin ;
Fally, Thibault ;
Hillberry, Russell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 (03) :412-416
[8]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rade[J] . Juan Carlos Hallak.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