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西盆地水动力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3
作者
张建林
陶一川
王昌桂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玉门石油管理局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地下水流系统; 停滞泄水区; 水化学系数;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2.02.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酒西盆地可分为二大水文地质旋回,即白垩纪水文地质旋回和新生代水文地质旋回.每个旋回分为二个阶段,即沉积压实水流阶段和重力渗入水流阶段.水动力场、水化学场表明盆地南部油气富集带处于新生代水文地质旋回沉积压实水流的停滞泄水区,而北部单斜带处于重力渗入水流阶段.为了定量分析沉积压实水动力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方法,即求解地上水均衡方程,可得出不同时期沉积水动力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白垩系原生油藏位于水动力场特定部位:高水头区中的低水头区、水头陡急变化带即停滞泄水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含油气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环境 [J].
杨绪充 .
石油学报, 1989, (04) :27-34
[2]   济阳拗陷古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移聚 [J].
杨绪充 .
石油实验地质, 1986, (03) :205-214
[3]   油田水文地质勘探中水化学及其特性指标的综合应用 [J].
刘济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6) :49-55
[4]  
水文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沈照理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