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凹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

被引:10
作者
旷理雄 [1 ]
郭建华 [1 ]
朱锐 [1 ]
罗小平 [2 ]
祁开令 [2 ]
周小康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中南分公司研究院
[3] 广州石油科技发展公司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天然气充注; 涟源凹陷; 改造型盆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2.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涟源凹陷属于典型的改造型盆地,是湘中坳陷最有利的含油气凹陷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和圈闭发育史、烃源岩主要生、排烃史,对改造型盆地涟源凹陷主要目的层石炭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气藏形成时间和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两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第一类为单一液相或气/液比小于15%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第二类为气液两相含烃盐水包裹体,单一液相包裹体大小一般3~4μm,其它包裹体大小一般1~7μm;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出该区气藏成藏期有两期,即第一期天然气注入时温度120.8~126.2℃,对应成藏时间为早三叠世,第二期天然气注入时温度154.4~169.7℃,对应成藏时间为晚三叠世,其中主要成藏期为晚三叠世。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两类辉石岩包体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刘讲锋 ;
徐义刚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52-62
[2]   涟源坳陷中部构造带勘探潜力分析 [J].
王明艳 ;
郭建华 ;
旷理雄 ;
朱锐 ;
周小康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81-586
[3]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J].
王可勇 ;
任云生 ;
程新民 ;
代军治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2) :171-178
[4]   包裹体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关键问题 [J].
陶士振 .
地质科学, 2004, (01) :77-91
[5]   四川盆地西南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J].
唐俊红 ;
张同伟 ;
鲍征宇 ;
张铭杰 ;
杨荣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60-64
[6]   当前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应用概况(英文) [J].
池国祥 ;
周义明 ;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3, (02) :201-212
[7]   湖南涟源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 [J].
周进高 ;
邓红婴 ;
冯加良 .
地质科学, 2003, (01) :44-51
[8]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
[9]   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J].
孙樯 ;
谢鸿森 ;
郭捷 ;
苏根利 ;
丁东业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1) :43-46
[10]   改造型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1) :65-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