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

被引:77
作者
劳东燕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风险分配; 风险社会; 注意义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本质上是归责的判断。风险社会中,归责判断与风险分配有紧密的关联,风险如何分配,实际上涉及的是注意义务如何分配的问题,而归责的首要前提便是判断行为是否具有义务违反性。刑法中归责判断的复杂化源于规范问题的复杂化,由规范成为归责判断中的施力点而引起。为推进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重构,有必要认真处理好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即归因与归责、客观与主观以及一般与个别。对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而言,不可能存在可以适用于所有个案的一般化标准,但提供一个统一的处理框架是可能的,后者必须具备规范性、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陈兴良
    [J]. 法学, 2009, (07) : 22 - 42
  • [2]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陈兴良
    [J]. 法学研究, 2006, (02) : 70 - 86
  • [3] 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M].林钰雄;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4] 刑法讲义总论.[M].(日) 大谷实;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5] 法律因果关系理论研究.[M].韩强;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6]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M].黎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7] 关系犯罪学.[M].白建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8]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高宣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9]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 [10] 当代刑法思潮.[M].许玉秀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