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

被引:28
作者
曾阳
常春
吕姿之
高源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2] 北京医科大学健康教育教研室
[3] DepartmentofPerinatalMedicine
[4] RoyalWomen’sHospital!TheUniversityofMelbourne
[5] Australia
关键词
同伴教育; 艾滋病; 性病; 追踪评价;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1999.11.005
中图分类号
G64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 性病同伴教育效果的持续作用, 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以某两所医科大学九八级新生为研究对象, 在对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 性病同伴教育活动并进行教育后一周评价的基础上, 于教育后六个月进行效果追踪评价。结果表明: 教育前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4-4、13-9 和13-2、11-3; 教育后一周, 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9-3、21-5 和19-0 、21-0。教育后六个月, 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均分分别为18-9 、19-7 和19-0、19-2 。教育后六个月与教育后一周比较: 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 性病知识均分有所下降(P<0-05), 内、外对照组男、女生艾滋病/ 性病知识均分有所上升(P<0-05、P< 0-01) 。教育后六个月干预组与内、外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 性病均分仍均高于内、外对照组(P< 0-05), 干预组男、女生对艾滋病病人持某些正向态度的比例也高于内、外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育具有一定的延续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北京某医科大学学生对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 [J].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顾世光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学校卫生, 1998, (01) :1-6
[2]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性病艾滋病预防 [J].
陈新华 .
中国健康教育, 1997,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