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甙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7
作者
曹励之
俞燕
杨于嘉
陶永光
机构
[1] 附属湘雅医院儿科!长沙,附属湘雅医院儿科!长沙,附属湘雅医院儿科!长沙,附属湘雅医院儿科!长沙
关键词
脑水肿; 黄芩甙; 甘露醇; 地塞米松; 大鼠,sprague-Dawley;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 :比较黄芩甙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感染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为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探讨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感染性脑水肿模型 ,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感染性脑水肿 (BE)组、甘露醇治疗 (MAN)组、地塞米松治疗 (DXM)组、黄芩甙治疗 (BC)组及生理盐水对照 (NS)组 ,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干脑组织钠、钾离子含量、伊文思兰 (EB)含量、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钠离子含量BE组高于其他组 (P <0 .0 1 )。MAN ,DXM ,EC三组间脑组织含水量、钠离子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BC组的EB含量高于MAN ,DXM组 (P<0 .0 1 )。BE组钾离子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和BC组 (P <0 .0 1 ) ;与MAN ,DXM组相近 (P >0 .0 5)。MAN ,DXM ,BC组脑组织水肿程度较BE组减轻 ,仅见少量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 ,偶有神经细胞核固缩 ,DXM组无神经细胞空泡样变性。结论 :黄芩甙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于感染性脑水肿均有类似的治疗效果 ,它们的作用强度相近似 ,但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芩甙、川芎嗪对兔感染性脑水肿与磷脂酶A2的作用 [J].
陈光福 ;
虞佩兰 ;
金立明 ;
杨于嘉 ;
刘运生 ;
陶永光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1999, (03) :21-24
[2]   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的保护作用 [J].
杨于嘉 ;
朱彩云 ;
陈翔 ;
黄榕 ;
李新中 .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08) :70-72
[3]   百日咳杆菌诱导大鼠急性感染性脑水肿模型 [J].
陈翔,杨于嘉,陶永光,朱彩云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3) :214-216
[4]   小儿急性脑水肿1494例分析 [J].
小儿急性脑水肿协作组 .
实用儿科杂志, 1991, (06) :295-298
[5]  
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虞佩兰, 1999
[6]  
颅内压与颅内压增高[M].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韩哲生等 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