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特异性引物PCR研究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温志立
谭德明
侯周华
杨永峰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传染科长沙,长沙,长沙,长沙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基因型; 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 临床表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湖南省慢性携带、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和慢性重型等 5种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病人的血清 2 2 0例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 ,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 ,比较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B ,C两种基因型 ,比例分别为 86 .4 %和 13.6 %。随着病情加重 ,基因C型的比例增加 (P <0 .0 5 )。C型的谷丙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HBV DNA等平均水平均较B型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C型的ALT升高率 (96 .7% )显著高于B型 (75 .2 % ) (P <0 .0 5 )。B ,C两型的HBeAg阳性率总体无差别 ,但在慢性重型以及 2 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 ,C型的HBeAg阳性率 (35 .0 %和 5 0 .0 % )均显著高于B型 (14 .4 %和 2 4 .5 % ) (均P <0 .0 5 )。结论 :湖南省HBV基因型以B ,C型为主 ,基因型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 ,C型引起的病情较B型重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 黄晶,高志良.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1)
[2]   湖南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J].
刘映霞 ;
胡国龄 ;
谭德明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