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意义的迷失及回归

被引:11
作者
滕衍平
机构
[1]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
教学意义; 实体思维; 实践思维; 文化知识教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人在其中"的意义世界,应该是促进人意义认知、意义选择与意义实现的实践过程,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意义失落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实体思维造成知识本身成为目的,人成为学习书本知识的手段;二是工具理性导致考试仅仅成为学生"谋生"的工具;三是知识拜物教导致了教学活动文化性的丧失。回归丰富的意义世界,需要教学由实体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向,由事实立场向意义立场转向,由符号教学向文化教学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对话教学“流行病”面面观 [J].
何孔潮 .
基础教育参考, 2006, (11) :44-46
[2]   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J].
徐继存 .
教育研究, 2002, (09) :73-74
[3]   学生课堂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 [J].
刘云杉,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4) :56-60
[4]  
论可能生活.[M].赵汀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教育的目的.[M].(英)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
[6]  
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郭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  
意识形态与课程.[M].(美)迈克尔·W.阿普尔(MichaelW.Apple)著;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近半数中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杨维汉等;.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10/06/content_1111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