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12
作者
张国斌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研究室
关键词
生态学; 湖南会同; 退耕还林工程; 造林模式; 土壤有机碳;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8.02.017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会同县退耕还林工程5种造林模式(马尾松林、樟树林、杜英樟树林、杜英+乐山含笑林、乐山含笑+红花木莲林)下土壤密度、含水量、吸湿水、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密度、含水量、吸湿水、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碳储量表现为乐山含笑+红花木莲林(119.483 t/hm2)>杜英樟树林(104.792 t/hm2)>杜英+乐山含笑林(104.547 t/hm2)>樟树林(97.983 t/hm2)>马尾松林(74.497 t/hm2).混交林模式比单一树种模式更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改善土壤结构,乐山含笑+红花木莲林在增加碳储量、改善土壤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