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

被引:48
作者
唐于平
吴起成
丁安伟
段金廒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十八反; 十九畏; 禁忌; 现代认识;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9.06.029
中图分类号
R285.1 [中药药性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作为古代传统用药配伍禁忌由来已久,对相关理论的态度也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见解。该文从十八反、十九畏的产生源流到当代中医对其的不同认识,从毒理、药理、化学与信息等方面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验证结果的分析归纳,来探讨十八反、十九畏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每个组对各具特点,一个或几个组对不能作为整个十八反、十九畏的代表,必须系统研究其中的所有组对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重审十八反.[M].王延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 [2] 中药药性论.[M].高晓山主编;苏式兵等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 [3] 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史论.[D].袁慧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04
  • [4] 甘草与甘遂配伍对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张艳萍
    邓毅
    王昕
    余晓晖
    [J]. 甘肃中医, 2007, (06) : 67 - 68
  • [5] 中药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的毒理实验研究
    黄文权
    程相岭
    肖鸿
    邵华
    徐梓辉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 45 - 47
  • [6] 再谈中药十八反
    范奉友
    [J]. 山东中医杂志, 1999, (09) : 418 - 418
  • [7] 中药十八反的新涵义—妨害治疗
    高晓山
    陈馥馨
    刘林祥
    李建荣
    林娜
    王旭华
    牛惠珍
    吴子伦
    朱江
    刘飒
    刘源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12) : 754 - 75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