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方式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11
作者
陈恒 [1 ]
单英骥 [2 ]
曾涛 [1 ]
机构
[1]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方式; 资本要素投入; 劳动要素投入; 影响效应;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20.05.007
中图分类号
F259.27 [地方物资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摘要
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区域物流业发展动力因素的不同,进而物流业发展方式存在差异性。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的LMDI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因变量受限模型对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方式及其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探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方式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八大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方式均具有"集约型"和"粗放型"共生特征。其中: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中等地区的资本投资规模扩张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持续下降,而劳动效率的影响趋势不断提高,其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通过不断协调发展促进了物流业发展;物流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资本投资规模扩张并不能显著影响物流业发展,但劳动效率的影响随着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物流业劳动效率较高地区的劳动工资处于非激励区间,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劳动效率较低地区与之相反,但是在扩大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无法提供更合理的工资或者岗位,造成高质量人力资本不断流失,抑制了劳动效率提升。劳动效率较高地区与FDI企业竞争中,能够提供更高的劳动工资防止高素质劳动力反向流向FDI企业,有效促进劳动效率提升;而劳动效率较低地区却无法进一步提供更高的劳动工资,不能强化劳动工资对劳动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由于制度质量水平不佳,干扰了FDI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抑制了FDI对物流业劳动效率的正向溢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协调发展路径 [J].
陈恒 ;
苏航 ;
魏修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07) :81-98
[2]   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J].
王薇 ;
任保平 .
改革, 2015, (08) :48-58
[3]   询价制度改革与中国股市IPO“三高”问题——基于网下机构投资者报价视角的研究 [J].
俞红海 ;
刘烨 ;
李心丹 .
金融研究, 2013, (10) :167-180
[4]   我国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 [J].
倪中新 ;
薛文骏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03) :25-35
[6]   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 [J].
薛俊波 ;
王铮 .
统计研究, 2007, (07) :49-54
[7]  
中国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协调与发展 .2 朱振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