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改变

被引:5
作者
何爱丽
刘捷
陈银霞
柏春梅
曹春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变化 ,为预防本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ACL 2 0 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关指标。用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功能自动化仪检测Fg浓度及其分子的功能 ,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浓度 (3 3 8± 1 3 )g·L-1,其分子功能 4 3 3± 0 5 8,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 (72 2± 13 2 ) % ,t PA活性 (0 89± 0 16)IU·ml-1、PAI 1活性 (8 2 7± 1 3 4)IU·ml-1,与正常组相比 ,P <0 0 5。  结论  血浆Fg浓度升高及其分子功能增强 ,AT Ⅲ活性降低、t PA活性降低及PAI 1活性增强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凝血象变化。检测凝血及纤溶有利于本病预防及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t-PA、PAI及血浆D-二聚体测定 [J].
周坚 .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6, (03) :127-127
[2]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纤维蛋白原分子反应性的观察 [J].
马西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6, (03) :24-26
[3]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振义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