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储层特征及展布
被引:86
作者:
杨威
[1
]
魏国齐
[1
]
赵蓉蓉
[2
]
刘满仓
[1
]
金惠
[1
]
赵佐安
[2
]
沈珏红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岩溶作用;
储集层;
发育区;
储集空间;
风化期;
天然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预测和评价四川盆地震旦系有利岩溶储层发育区,进而指导该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露头资料,对四川盆地30多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岩心等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①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发育岩溶储层,岩溶储层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溶洞及裂缝,形成裂缝孔隙或裂缝孔洞型储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非均质性强;②控制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岩溶作用,岩溶作用有3种类型,分别为沉积期岩溶、风化期岩溶和埋藏期岩溶,岩溶作用机理为大气淡水溶蚀和有机酸溶蚀;③沉积期岩溶在该区震旦系灯影组普遍发育,风化期岩溶对储层质量影响较大,主要发育于灯四段和灯二段;④纵向上,有利储层主要发育于灯四段和灯二段;⑤根据岩溶作用形成时的古地貌特征,预测了有利岩溶储层平面分布区为雅安—成都—资阳—自贡—南充一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