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二级亚类的定量划分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5
作者
李纯斌 [1 ,2 ]
吴静 [2 ]
柳小妮 [1 ]
张德罡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甘肃省;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 亚类; 定量化分类; 地貌; 土壤亚类; 3S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其完善的基本理论构架和定量化潜力已经使其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科学性的代表。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1级——"类"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检索图。但自该体系建立以来,由于数据获取困难,定量技术限制等原因,一直未开展第2级分类的定量化研究。论文以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第2级——"亚类"为研究对象,在对亚类的分类指标——地形(地貌)和土壤的发生和分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草地亚类划分中进行定量化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并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亚类的划分实践。首先,确定在山地使用地形(地貌)因子,在平原使用土壤亚类进行草地亚类划分,具体将甘肃省山地和平原按照坡度>3°,连续面积达到6 km2以上,划分为山地,其余划分为平原;在SRTMDEM数据基础上,提取了坡度、海拔、地势起伏度、山地和平原等因子,将甘肃省划分为20个基本地貌类型单元;利用SRTM-DEM提取的地形坡度、坡向、曲率等数据和MODIS数据中MODIS09GA、MODIS13A2影像提取和反演的土壤亮度、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土壤温度、湿度指数、纹理特征等信息,通过监督分类,将甘肃省的土壤亚类定量划分为3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在山地使用地貌分类指标,在平原使用土壤分类指标将甘肃省草地划分为568个草地亚类。研究结果可以为完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建立类与型之间的桥梁,并最终推进该系统三级分类体系的实用化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二级亚类的定量化研究.[D].李纯斌.甘肃农业大学.2012, 05
[2]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J].
秦彧 ;
宜树华 ;
李乃杰 ;
任世龙 ;
王晓云 ;
陈建军 .
草业学报, 2012, 21 (06) :275-285
[3]   玛曲草原植被NDVI与气候和载畜量变化的关系分析 [J].
花立民 .
草业学报, 2012, 21 (04) :224-235
[4]   适用于3S技术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水热指标改进 [J].
吴静 ;
李纯斌 ;
张德罡 ;
柳小妮 .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 (04) :109-115
[5]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J].
范月君 ;
侯向阳 ;
石红霄 ;
师尚礼 .
草业学报, 2012, 21 (03) :294-302
[6]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J].
梁天刚 ;
冯琦胜 ;
黄晓东 ;
任继周 .
草业学报, 2011, 20 (05) :252-258
[7]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J].
刘兴元 ;
龙瑞军 ;
尚占环 .
草业学报, 2011, 20 (01) :167-174
[8]   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 [J].
程维明 ;
周成虎 ;
柴慧霞 ;
赵尚民 ;
李炳元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6) :725-736
[9]   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 [J].
周成虎 ;
程维明 ;
钱金凯 ;
李炳元 ;
张百平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6) :707-724
[10]   利用SRTM-DEM和TM数据提取平原山地信息的研究 [J].
龙恩 ;
程维明 ;
肖飞 ;
刘海江 ;
陈建军 ;
郎玲玲 .
测绘科学, 2008, (02)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