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per Jaramillo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

被引:12
作者
朱日祥,吴汉宁,李春景,翟永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系,法国科研中心古地磁实验室
关键词
UpperJaramillo,地磁极性转换,黄土,渭南中朝陆块,会聚,古地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1 [地球基本磁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陕西渭南剖面黄土层位L10的剩余磁性获得了UpperJaramillo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的记录。与地球磁场方向相联系的极性转换持续时间约3200a。极性转换过程虚地磁极(VGP)主要位于美洲大陆及其边缘,根据Rochette模型。由极性转换前后地球磁场处于稳定极性状态时的平均方向模拟出的地磁极移曲线与实测曲线不同。这说明所得结果并不是由极性转换前后地球磁场平均效应引起的,应该是地球磁场变化的实际记录。本文收集了1989年之前中朝陆块自晚石炭世至第三纪期间的古地磁极数据。应用分类过滤方法选出可靠的古地磁极,建立了中朝陆块新的视极移曲线。通过中朝陆块与扬子陆块视极移曲线的比较,对前人提出的两个陆块会聚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检验。本文提出的旋转模式,对研究两陆块的会聚过程是较合理的新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的古地磁及构造演化 [J].
翟永建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92-307
[2]   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钕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李曙光 ;
S. R. Hart ;
郑双根 ;
郭安林 ;
刘德良 ;
张国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3) :312-319
[3]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 [J].
王清晨 ;
孙枢 ;
李继亮 ;
周达 ;
许靖华 ;
张国伟 .
地质科学, 1989, (02) :129-142
[4]   山西宁武盆地三叠纪、侏罗纪古地磁结果的构造意义 [J].
方大钧 ;
郭亚滨 ;
王兆樑 ;
谈晓冬 ;
范时清 ;
袁友仁 ;
汤贤赞 ;
王保贵 .
科学通报, 1988, (02) :133-135
[5]   华南地块的地极移动曲线及其地质意义 [J].
林金录 .
地质科学, 1987, (04) :306-315
[6]   中朝板块晚古生代的古地磁特征附视频 [J].
林万智 ;
邵济安 ;
赵章元 .
物探与化探, 1984, (05) :297-304
[7]   亚洲大地构造的演化 [J].
李春昱 ;
王荃 ;
刘雪亚 ;
汤耀庆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3-11
[8]   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新研究 [J].
黄汲清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5-18+268
[9]   中国蛇绿岩概论 [J].
肖序常 ;
王方国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19-30
[10]   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
徐成彦 ;
周正国 .
地质学报, 1982, (03) :27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