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设计降雨量的空间分布

被引:3
作者
张质明 [1 ]
胡蓓蓓 [1 ,2 ]
李俊奇 [2 ]
潘润泽 [1 ,2 ]
王文亮 [2 ]
黄诗月 [1 ]
机构
[1]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2] 不详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降雨量; 空间分布;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8.05.026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科学确定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以北京市为例,在考虑降雨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计算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条件下的各区域设计降雨量,并对造成空间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物阻碍效应与城市凝结核效应所造成的雨岛现象以及地形、季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北京市降雨强度的空间差异较大,在75%9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范围内,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城区高于郊区,并形成西南—东北方向的等值梯度。其中,中心城区、顺义、朝阳、丰台以及房山的西部设计降雨量较高。因此在确定LID雨水设施规模时,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雨量站点资料进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关系曲线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