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汛期GPS大气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杨磊 [1 ]
蒋大凯 [1 ]
王瀛 [1 ]
才奎志 [1 ]
孙丽 [2 ]
陈宇 [1 ]
陈妮娜 [1 ]
机构
[1]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2]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GPS地基; 大气可降水量(PWV); 强降水; 气团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 [高空气象探测、高层大气探测];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2013、2014年7~8月沈阳和丹东地基GPS水汽监测系统探测的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辽宁地区汛期大气可降水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沈阳和丹东地区气团轨迹,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气团进行了分型。结果表明:沈阳和丹东GPS探测的PWV和根据探空数据计算的PWV相关系数均达到0.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73 mm和5.21 mm;沈阳和丹东汛期非降水日PWV平均值分别为28.58 mm和30.49 mm,低于华北和西南地区观测值;强降水过程前均存在PWV增加现象,PWV最大增量集中在2~8 mm之间,且一般集中出现在强降水发生前1~3 h内;不同类型强降水过程中PWV特征不同,南方气旋和东北冷涡共同影响的降水个例中PWV最大,局地强对流过程PWV最小;沈阳和丹东站点不同气团中PWV有所不同,西南气团PWV均为最大,更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天气分析预报物理量计算基础.[M].刘健文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5,
[2]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ield and Multiscale Variations over China from GPS Measurements [J].
Jin, Shuanggen ;
Li, Z. ;
Cho, J.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2008, 47 (11) :3008-3015
[3]   1960—2011年辽宁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J].
杨青 ;
韩秀君 ;
高松影 ;
阎琦 ;
卢秉红 ;
田莉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01) :34-42
[4]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大连地区3次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J].
程航 ;
程相坤 ;
朱晶 ;
李鸿强 ;
刘晓初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 (05) :38-48
[5]   东北冷涡对江淮飑线生成的影响研究 [J].
郑媛媛 ;
张雪晨 ;
朱红芳 ;
姚晨 ;
施帅红 .
高原气象, 2014, 33 (01) :261-269
[6]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J].
王婧羽 ;
崔春光 ;
王晓芳 ;
崔文君 .
气象, 2014, 40 (02) :133-145
[7]   西安不同季节降水过程中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 [J].
杨晓春 ;
王建鹏 ;
白庆梅 ;
惠英 ;
解斌 .
干旱气象, 2013, 31 (02) :278-282+289
[8]   大气可降水量在重庆夏季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分析 [J].
闵凡花 ;
夏佰成 ;
刘德 ;
陈贵川 .
干旱气象, 2013, (01) :126-130
[9]   大连地区地基GPS水汽自动处理系统设计 [J].
黄振 ;
梁宏 ;
黄艇 .
气象科技, 2013, (01) :83-87
[10]   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江志红 ;
梁卓然 ;
刘征宇 ;
朱云来 .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36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