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过程中概念流利缺乏和多样性缺乏的隐喻性分析

被引:3
作者
刘云飞
雷卿
机构
[1]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概念流利; 多样性; 隐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体现的概念流利的缺乏和多样性的缺乏分别由Danesi和文秋芳提出,对两者的解释都超出了语言范畴本身。本文基于概念隐喻和语法隐喻相关理论对这两种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代隐喻理论的发展为这两种现象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多样性的缺乏是概念流利缺乏的表现形式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 [J].
常晨光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01) :31-36
[2]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J].
文旭 ;
叶狂 .
外语学刊, 2003, (03) :1-7+112
[3]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 [J].
严世清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3) :51-57
[4]   母语思维与外语作文分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J].
王文宇 ;
文秋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17-20
[5]   概念语法隐喻与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J].
董宏乐 .
国外外语教学, 2002, (03) :30-34
[6]   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 [J].
文秋芳 .
外语界, 2001, (04) :24-28
[7]   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 [J].
严世清 .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02) :60-64+88
[8]   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 [J].
朱永生严世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2) :95-102+160
[9]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壮麟著, 2004
[10]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壮麟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