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强 [1 ]
段远源 [1 ]
宋鸿伟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生物质; 有机朗肯循环; 热力性能; 抽气回热; 热电联产;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6.007
中图分类号
TK12 [热力工程理论];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1 ; 080703 ;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可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并实现热电联产。文中建立了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模型。针对锅炉负荷为7.9 MW,麦秆为燃料,导热油为中间传热介质的生物质直燃系统,分别优化了正葵烷、甲苯、环己烷、八甲基三硅氧烷(MD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热力参数。通过夹点分析,临界温度高的工质其主气温度反而低。正葵烷、MDM和D4的主气压力和排气压力较低,气轮机尺寸较大。MDM、D4和MM的排气温度高于200℃,最佳抽气系数较高。当冷凝温度为70℃时,ORC的热效率达25%以上,系统发电功率高于1 600 kW,而供热负荷在4 800 kW以上;当冷凝温度为100℃时,ORC的热效率高于20.7%,系统发电功率不低于1 300 kW,而供热负荷高于5100 kW。两种工况系统的燃料利用系数均高于82%,火用效率高于23%,其中锅炉的火用损系数最大,冷凝温度的降低会导致系统火用效率略微下降。正葵烷、甲苯、环己烷的热力性能略优于硅氧烷。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1 +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技术的研究 [J].
赵海涛 ;
贺晓 ;
王欢欢 .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1, (02) :30-33
[2]   采用涡旋膨胀机的低品位热能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验研究 [J].
顾伟 ;
孙绍芹 ;
翁一武 ;
王玉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17) :20-25
[3]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况及展望 [J].
林宗虎 .
自然杂志, 2010, 32 (04) :196-201
[4]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物质发电系统评价 [J].
罗玉和 ;
丁力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2) :112-117
[5]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研究进展 [J].
郑浩 ;
汤珂 ;
金滔 ;
王金波 ;
徐立俊 ;
项靖麒 .
能源工程, 2008, (04) :5-11
[6]   生物质再燃脱硝的试验研究 [J].
栾积毅 ;
孙锐 ;
路军锋 ;
姚娜 ;
吴少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14) :73-79
[7]   生物质直燃发电CDM项目开发关键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J].
刘尚余 ;
赵黛青 ;
骆志刚 .
太阳能学报, 2008, (03) :379-382
[8]   氧量对典型生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 [J].
陈祎 ;
段佳 ;
林鹏 ;
罗永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2) :43-48
[9]   生物质发电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J].
王惠文 ;
是艳杰 ;
李红莉 ;
赵碧光 ;
朱春 .
电网技术, 2007, (S2) :344-346
[10]   生物质混合物与煤共热解的协同特性 [J].
阎维平 ;
陈吟颖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2) :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