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10
作者
张玮萍 [1 ]
许超 [1 ,2 ]
夏北成 [2 ]
吴海宁 [2 ]
廖育林 [3 ]
汤海涛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尾矿区;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0.01.004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区周围受污染的菜园土和水稻土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Cd、Pb、Cu和Zn的总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两种污染土壤中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差别不大。Cd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中,占总量的60%以上,Cd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Pb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92%以上;Cu各形态含量的分配顺序均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提取态>可氧化态,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9%以上;Zn在土壤中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以上。菜园土和水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Pb为最高,Zn为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59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大宝山矿区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的研究 [J].
邹晓锦 ;
仇荣亮 ;
周小勇 ;
郑文晖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7) :1406-1412
[2]   铅锌矿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吸收铅的研究 [J].
李永华 ;
杨林生 ;
姬艳芳 ;
孙宏飞 ;
李海蓉 ;
王五一 .
环境科学, 2008, (01) :196-201
[3]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round the Dabaoshan Mine,Guangdong Province,China[J]. ZHOU Jian-Min~(1,2) DANG Zhi~(1,*2) CAI Mei-Fang~1 LIU Cong-Qiang~3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2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Agro-Environment Integrated Control,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Guangzhou 510650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
[4]   矿区污染土壤Pb、Cd、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J].
雷鸣 ;
廖柏寒 ;
秦普丰 ;
周细红 .
生态环境, 2007, (03) :807-811
[5]   新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研究 [J].
陈俊 ;
范文宏 ;
孙如梦 ;
张融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831-837
[6]   蚓粪对黑麦草吸收污染土壤重金属铜的影响 [J].
林淑芬 ;
李辉信 ;
胡锋 .
土壤学报, 2006, (06) :911-918
[7]   BCR法在污染农田黑土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J].
曹会聪 ;
王金达 ;
张学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6) :163-166+174
[8]   重金属元素BCR提取法及在太湖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恩峰 ;
沈吉 ;
朱育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57-60
[9]   大宝山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J].
周建民 ;
党志 ;
司徒粤 ;
刘丛强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172-1176
[10]   矿区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危害性评估研究 [J].
蔡美芳 ;
党志 ;
文震 ;
周建民 .
生态环境, 2004, (01)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