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灌浆成熟期冠层叶片光合产物分配去向
被引:7
作者
:
唐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唐建军
机构
:
[1]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来源
:
核农学报
|
1997年
/ 04期
关键词
:
属间杂交种,水稻,同化物分配,示踪技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1.035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在网室盆栽条件下叶面饲喂14C 葡萄糖,对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远诱1号、遗传工程水稻及其相应的亲本以及生产主栽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等进行了灌浆成熟期不同时段(开花期、乳熟初期、乳熟中期、乳期后期)用14C 葡萄糖涂抹剑叶片,以及在齐穗期用14C 葡萄糖涂抹冠层叶不同叶位(剑叶、倒2叶、倒3叶)的试验,通过放射性同位素14C 葡萄糖同化物在稻株不同器官间的分布,比较研究了不同充实特性的水稻(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包括高梁稻和玉米稻、品种间3系杂交水稻、属间远缘杂交种的常规水稻亲本品种)及远缘亲本生育后期物质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4C 葡萄糖同化物自饲喂叶的输出百分率、各器官中的放射性活度占总输出活度的比率以及稻穗总放射性输入积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与结实性较差的水稻亲本相比,远诱1号灌浆成熟期的平均输出率较高,稻穗平均输入积较大,籽粒充实过程平稳而持续,奠定了穗大粒多且结实良好的生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乳熟期间茎鞘糖类贮藏物质含量的比较
[J].
唐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系!广州
唐建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永锐
;
傅家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系!广州
傅家瑞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3)
:174
-178
[2]
低温对杂交水稻乳熟期剑叶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以柔
;
陈贻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陈贻竹
;
刘鸿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刘鸿先
.
植物学报,
1994,
(01)
:45
-52
[3]
32P、14C在杂交水稻分蘖和穗中的分布与谷粒产量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永锐
.
核农学报,
1992,
(04)
:219
-224
[4]
外源DNA导入水稻的初步研究
[J].
张福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张福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文举
;
董延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董延瑜
;
洪亚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洪亚辉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2,
(02)
:241
-247
[5]
杂交稻分蘖和乳熟期32P、14C分布与分蘖数和谷产量
[J].
王永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永锐
;
陈坤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坤朝
;
刘振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振声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
(05)
:18
-23
[6]
水稻生理育种[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永锐 编著, 1995
[7]
核技术生物学应用[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陈舜华等编, 1992
←
1
→
共 7 条
[1]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乳熟期间茎鞘糖类贮藏物质含量的比较
[J].
唐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系!广州
唐建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永锐
;
傅家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生物系!广州
傅家瑞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3)
:174
-178
[2]
低温对杂交水稻乳熟期剑叶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以柔
;
陈贻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陈贻竹
;
刘鸿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刘鸿先
.
植物学报,
1994,
(01)
:45
-52
[3]
32P、14C在杂交水稻分蘖和穗中的分布与谷粒产量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永锐
.
核农学报,
1992,
(04)
:219
-224
[4]
外源DNA导入水稻的初步研究
[J].
张福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张福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文举
;
董延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董延瑜
;
洪亚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农学系
洪亚辉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2,
(02)
:241
-247
[5]
杂交稻分蘖和乳熟期32P、14C分布与分蘖数和谷产量
[J].
王永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永锐
;
陈坤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坤朝
;
刘振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振声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
(05)
:18
-23
[6]
水稻生理育种[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永锐 编著, 1995
[7]
核技术生物学应用[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陈舜华等编, 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