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流动U型假设下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

被引:7
作者
高新才
李岳峰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生产要素流动; U型假设; 路径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郊型县域与中心城市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决定因素,认为生产要素的差异和不平衡流动是造成这种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城郊型县域与中心城市的生产要素流动量比差的绝对值随城市化进程呈现U型趋势的假设,并对U型假设进行了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现阶段,大多数城郊型县域与中心城市的生产要素不平衡流动量并未缩小,城郊型县域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改变这种现状的路径是以城促县,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64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兰州城镇化进程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J].
成学真 ;
陈伟 .
开发研究, 2006, (01) :85-88
[2]   转型经济中区域突破现象的制度解释——基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新视角 [J].
高新才 ;
姜安印 .
中国软科学, 2005, (08) :98-103
[3]   双S曲线模型:对倒U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J].
饶会林 ;
陈福军 ;
董藩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23-129
[4]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J].
何雄浪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3) :67-71+74
[5]   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J].
宁越敏 ;
李健 .
求是, 2005, (06) :61-63
[6]   资源配置: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J].
姜作培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2) :23-28
[7]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J].
钟笑寒 ;
汤荔 .
经济评论, 2005, (01) :109-115
[8]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J].
闫恩虎 .
经济前沿, 2004, (04) :19-22
[9]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10]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 (06)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