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玉龙斑岩铜矿带内矿床的蚀变和矿化分带

被引:15
作者
周宜吉
机构
[1] 江苏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岩铜矿; 接触带; 矿带; 岩体; 玉龙; 矿床地质; 红色碎屑岩;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5.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西藏东部玉龙斑岩铜矿带(以下简称矿带),由玉龙、马那松多、多霞松多、莽总和扎那朵等已查明的矿床及一系列有远景的待查矿点组成的,该矿带,系我国目前所知较大的斑岩铜矿带。笔者曾在玉龙矿带进行过十余年地质工作,现将个人对矿床蚀变和矿化分带之浅见介绍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龙斑岩铜矿与砂页岩层状铜矿成矿作用的内在联系 [J].
陈文明 .
地质论评, 1984, (03) :239-252
[2]   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成矿作用研究 [J].
李荫清 ;
芮宗瑶 ;
程莱仙 .
地质学报, 1981, (03) :216-231
[3]   玉龙矿带中斑岩铜矿的控矿因素及其成因探讨 [J].
周宜吉 .
地质论评, 1980, (04) :357-361
[4]   中国斑岩铜(钼)矿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 [J].
宁奇生 ;
李永森 ;
刘兰笙 ;
傅国民 ;
张江滢 .
地质论评, 1979, (02)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