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

被引:5
作者
陈健
查良松
黄艳妮
祝凤霞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和谐度;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11.06.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而城市化的发展状态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本文以安徽省17座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中隶属度方法,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评价体系模型,分析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17座地级市可分为基本和谐、和谐和良好和谐三种等级.马鞍山和铜陵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别为0.631和0.622,是良好和谐的城市;合肥、芜湖、淮南、淮北、黄山五座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处于0.4到0.6之间,是和谐的城市;其他十座城市和谐度处于0.2到0.4之间,属于基本和谐.和谐度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城市人均GDP的增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68 / 5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宋建波 ;
武春友 .
中国软科学, 2010, (02) :78-87
[2]   基于模糊数学的新疆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分析 [J].
安瓦尔买买提明 ;
张小雷 ;
塔世根加帕尔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214-219
[3]   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及成灾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J].
郭永芳 ;
查良松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1) :130-136
[4]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熵组合权重属性识别模型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54-758
[5]   城市防洪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度 [J].
王瑞娜 .
经济地理, 2008, (04) :557-559+568
[6]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7]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J].
陈明星 ;
查良松 ;
沈非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86-289
[8]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经济地理, 2006, (03) :456-462
[9]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
[10]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过程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乔标 ;
方创琳 ;
李铭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