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业污染的环境社会学阐释——淮河流域徐村个案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涛
机构
[1]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非工业污染; 水污染; 淮河流域; 徐村; 环境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徐村是淮河流域一个非工业社区。徐村在过去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村人口尤其是常住人口已经大大减少,而污染却日益加重。村落社会变迁、"公水"的悲剧、差序格局、组织程度以及社区归属感的弱化是徐村非工业污染产生的深层社会和文化原因。非工业污染治理的根本是加强社区规范、合作等社会资本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 [J].
陈阿江 .
学海, 2007, (01) :36-41
[2]   关于湟水流域水污染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J].
史海珠 .
青海环境, 2005, (04) :166-168
[3]   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 [J].
陈阿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62-69
[4]  
中国环境社会学.[M].洪大用;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社会学.[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