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非代换性钾与土壤发育的关系

被引:5
作者
贾恒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粘化层; 黄土地区; 黄土区; 黄绵土; 黄土性土; 非地带性土壤; 累积量; 砂粒; 土壤发育; 褐土; 褐色土; 森林土; 钾含量; 成土因素; 土壤形成因素; 耕作层; 腐殖质层; 土壤地带性; 有机质层; O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地区土壤类型和发育程度与土壤非代换性钾有关。本文初步研究了黄土地区主要土壤类型非代换性钾的变化。影响土壤非代换性钾含量和释放累积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质地和有机质。粉砂粒、粘粒和有机质与非代换性钾呈正相关,而砂粒与非代换性钾呈负相关。土壤非代换性钾含量由北向南从66.71—84.62增到117.09—129.95mg/100g土;释放累积量由北向南从147.03—173.00增到251.18—346.08mg/100g土。说明黄土地区土壤非代换性钾的含量和释放累积量均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砂绵土和黄绵土,砂黑垆土和轻黑垆土的非代换性钾含量和释放累积量其剖面分布较均一;而粘黑垆土和黑(土娄)土的粘化层的非代换性钾含量和释放累积量高于耕作层和母质层,但因地形部位不同又存有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对于“陕西省农民土壤分类系统”的初步总结 [J].
朱显謨 .
土壤通报, 1959, (05) :17-23
[3]   暂拟陕西土壤分类系统 [J].
朱显谟 ;
贾文锦 ;
张相麟 ;
王睿 ;
李鼎新 ;
陈启文 .
土壤通报, 1959, (01) :23-27
[4]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