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息泄露减少了吗?——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比较

被引:8
作者
杨书怀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公平; 信息泄露程度; 事件研究法;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2.02.020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实施前后两年,即2005—2009年深沪两市A股业绩预告利多、高送转和增发三类重大事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内幕交易和信息泄露程度测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检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信息公平披露规则在实施当年的短期内发挥了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信息泄露程度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内幕交易依然存在。为此,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大对违规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在强调公平信息披露的同时,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正确处理好资本市场效率与信息披露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公平信息披露规则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以深圳证券市场为例 [J].
黄德春 ;
张瑞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2 (04) :23-32+38
[3]   公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基于收益波动性、信息泄露及寒风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朱红军 ;
汪辉 .
管理世界, 2009, (02) :23-35+187
[4]   内幕交易监管与监管困境研究综述 [J].
朱伟骅 .
证券市场导报, 2007, (09) :33-37
[5]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J].
张宗新 ;
朱伟骅 .
南开经济研究, 2007, (01) :45-59+116
[6]   论资本市场的效率和信息披露的公平 [J].
胡晓明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8) :56-58
[7]   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新 ;
祝红梅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