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陆相含油气盆地。据报导,其潜在的烃源岩为第三系咸水湖沉积和侏罗系淡水湖(即陆相)地层。根据沉积体系、岩性、时代以及有机地化特征,该侏罗系烃源岩与中亚诸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及其它重要的产油气盆地)的侏罗系陆相烃源岩相似,被认为是一套很有潜在价值的烃源岩。侏罗系烃源岩为早中侏罗世的内陆前陆盆地的淡水湖盆沉积体系。这些湖相地层与煤及煤系泥岩共生,后者构成次要的烃源岩。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原油按沉积环境的分子指标和断代生物标志物可分为两组:一组来源于侏罗系淡水湖烃源岩,另一组则来源于第三系超咸水湖烃源岩。通过把部分柴达木原油与侏罗系烃源岩对比,建立了陆相侏罗系烃源岩含油气系统。该含油气系统中的原油产自东北部的背斜圈闭及与冲断有关的圈闭中的第三系和中生界储层。侏罗系烃源岩的成熟度模拟显示.柴达木盆地北部大部分地区在中上新世生成、运移油气。盆地的地质格架说明盆地内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最大可能是沿断层运移,直到遭遇上覆新生界的蒸发岩或超压泥岩盖层而停止。该含油气系统资料显示,柴达木盆地北部和西南部的其余勘探目标仍然被低估;另外,柴达木盆地北部含油气系统对资料不多的中亚地区其它盆地中的相似侏罗系烃源岩所起的作用方面,也是一种有用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