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及其意义

被引:1
作者
李清富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科学; 科学教育; 文化回归; 意义;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8.05.053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科学是一种文化,其人文性是内在的。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片面性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其人文性的缺失,人们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肤浅、人们对科学实用价值单方面的强调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等是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整合论"建立在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基础上,预设了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实际上决定了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不可能性;"挖掘论"视野中的科学仍然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科学,局限于挖掘学科范围内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因此,"整合论"和"挖掘论"都存在局限性和认识误区,不是解决科学教育片面性的有效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科学的文化回归,在科学的文化背景下而不是单纯的学科背景下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科学,是实施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有利于消除全球性危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两种文化[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英)C.P.斯诺著, 2003
  • [2]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M].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刘德华著, 2003
  • [3] 科学的智慧[M]. 辽宁教育出版社[澳]汉伯里·布朗(RobertHanburyBrown)著, 1998
  • [4] 科学与人生观[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张君劢等著, 1997
  • [5] 新旧个人主义[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美)J.杜威[J.Dewey]著, 1997
  • [6] 科学与人[M]. 商务印书馆 , (美)哈里斯(Harris, 1994
  • [7] 什么是教育[M]. 三联书店 ,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 1991
  • [8] 科学的历史研究[M]. 科学出版社[美]G·萨顿, 1990
  • [9]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0
  • [10]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阿什比(E·Ashby),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