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的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演变趋势

被引:2
作者
连达军 [1 ,2 ]
汪云甲 [3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重点实验室
[2] 苏州科技学院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系
[3]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矿区生态环境系统; 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 耗散结构; 采动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耗散结构分析矿区采动生态承载力的演变趋势。首先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系统及其特征,提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利用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分析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规律,借助于RS技术测算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各状态变量值并进行采动变化趋势拟合,基于此构建矿区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测算模型。最后以山西潞安矿区某典型开采沉陷区为例进行采动生态环境承载力测算及其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巢形"采动变化趋势;可分解为4个演变阶段,即采后4~8 a的急剧下降阶段,采后9~12 a的缓慢下降阶段,采后13~22 a的低水平(约为6.0)维持阶段和采后23~40 a的缓慢复苏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147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研究 [J].
连达军 ;
汪云甲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1, (05) :103-108
[2]   基于场论的矿区生态环境采动累积效应研究 [J].
连达军 ;
汪云甲 .
中国矿业, 2011, 20 (05) :49-53+62
[3]   煤炭开发的资源环境累积效应 [J].
汪云甲 ;
张大超 ;
连达军 ;
李永峰 ;
王行风 .
科技导报, 2010, 28 (10) :61-67
[4]   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的资源科学基础 [J].
汪云甲 .
资源科学, 2005, (01) :14-19
[5]   基于时间函数的地表移动动态过程计算方法 [J].
崔希民 ;
缪协兴 ;
金日平 .
中国矿业, 1999, (06) :61-63
[6]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唐剑武 ;
叶文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3) :36-39
[7]  
耗散结构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沈小峰等编著, 1987
[8]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如生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