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堰塞坝越顶溢流破坏的物理模型实验

被引:17
作者
付建康 [1 ]
罗刚 [1 ]
胡卸文 [1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滑坡堰塞坝; 渗流; 漫顶溢流; 失稳机理;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70151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滑坡堰塞坝作为结构松散的堆积物,随着上游水位的不断上涨,其稳定性不断降低,并存在突然溃坝的风险。以唐家山滑坡堰塞坝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原理,开展符合坝体颗粒级配的室内水槽物理模型实验,模拟了不同坝后蓄水量、不同水位和不同颗粒物质组成条件下坝体渗流、漫顶破坏的整个过程。监测结果显示:堰塞坝漫顶溃坝主要分为渗流、漫顶、冲刷和溃决4个过程;坝体堆积颗粒级配越差,坝体允许渗流坡降越小;相同材料配比的坝体,上游水位相同时,坝体底部水平位移最大,且漫顶溃坝时溃口尺寸与蓄水量正相关。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堰塞坝漫顶破坏规律,可为堰塞坝溃坝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河上游德恒隆-锁子滑坡堵塞黄河事件 [J].
郭小花 ;
卢玉东 ;
李小林 ;
孙政 ;
李重阳 ;
张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 (06) :1789-1797
[2]   三种堰塞坝溃口发展及最大溃决流量公式拟合 [J].
杨华 ;
陈云良 ;
何利君 ;
王子豪 ;
周宏伟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05) :129-132
[3]   2012年6·29贵州岑巩龙家坡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一个由侧向剪切扰动诱发大型滑坡的典型案例 [J].
郑光 ;
许强 ;
林峰 ;
巨能攀 ;
邓茂林 ;
汪新芳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 (03) :932-945
[4]   尾矿坝管涌的试验研究 [J].
郑欣 ;
亢永 ;
许开立 ;
徐晓虎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 39 (06) :37-39
[5]   无黏性土坝漫顶溃决过程及机理研究 [J].
段文刚 ;
杨文俊 ;
王思莹 ;
李利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 29 (10) :68-72
[6]   无粘性均质土石坝漫顶溃决试验研究 [J].
张大伟 ;
黄金池 ;
何晓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2) :222-228
[7]   唐家山堰塞体渗流稳定及溃决模式分析 [J].
胡卸文 ;
罗刚 ;
王军桥 ;
刘娟 ;
胡恒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7) :1409-1417
[8]   不同粘性均质土坝漫顶溃决实体试验研究 [J].
张建云 ;
李云 ;
宣国祥 ;
王晓刚 ;
李君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11) :1881-1886
[9]  
Draining Tangjiashan Barrier Lake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flood propagation after the dam break[J]. LIU Ning1, ZHANG JianXin2, LIN Wei3, CHENG WuYI4 & CHEN ZuYu5 1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53, China;2 Bureau of Hydr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53, China;3 Sichuan Hydrographic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Chengdu 610031, China;4 Hydro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h
[10]   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泄流过程的数值模拟 [J].
王光谦 ;
钟德钰 ;
张红武 ;
孙其诚 ;
胡德超 .
科学通报, 2008, (24) :313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