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单元频率选择表面

被引:31
作者
贾宏燕 [1 ,2 ]
高劲松 [1 ]
冯晓国 [1 ]
孙连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新单元; 极化稳定性; 角度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482 [固体性质];
学科分类号
070205 ; 0805 ; 080502 ; 0809 ;
摘要
通过对十字孔径单元的四个端点添加L形的孔径,给出了一种新单元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同时通过拆分,得到了相对应的拆分单元FSS.利用谱域法,对两种FSS结构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TE波入射时角度变化、大角度入射时极化变化对中心频率的影响以及通带带宽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镀膜和光刻技术制备了两种FSS结构的实验样件,在微波暗室中进行测试,得到的实验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新单元的两种FSS结构的中心频率均能在TE波入射时实现角度稳定性和大角度入射时实现极化稳定性;拆分单元FSS的中心频率几乎不变,具有更宽的通带带宽.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 [J].
李小秋 ;
冯晓国 ;
高劲松 .
物理学报, 2008, (05) :3193-3197
[2]   二维光子晶体耦合腔阵列的慢波效应研究 [J].
杜晓宇 ;
郑婉华 ;
任刚 ;
王科 ;
邢名欣 ;
陈良惠 .
物理学报, 2008, (01) :571-575
[3]   带反射回馈的高效光子晶体多路滤波器件 [J].
吴斌 ;
王庆康 .
光学精密工程, 2007, (08) :1208-1214
[4]   调控电磁感应透明气体折射率实现可控光子带隙结构 [J].
庄飞 ;
沈建其 ;
叶军 .
物理学报, 2007, (01) :541-545
[5]   Y形和Y环形单元特性的实验对比研究 [J].
卢俊 ;
张靓 ;
孙连春 .
光学精密工程, 2005, (02) :219-224
[6]  
频率选择表面技术在导弹电子战中的应用[J]. 孙连春.电子对抗. 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