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绿梁山地区榴辉岩的产状及其成因意义初探

被引:11
作者
王惠初
袁桂邦
辛后田
郝国杰
郑健康
张宝华
机构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2] 青海区调综合地质大队
关键词
柴北缘绿梁山; 榴辉岩; 产状;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区调填图显示,柴北缘绿梁山地区榴辉岩主要有两种产状:(1)呈透镜状产于花岗片麻岩中;(2)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与石英片岩、石榴云母片岩等变质表壳岩共生。从榴辉岩的产状和结构构造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块状榴辉岩和条带状榴辉岩,其中条带状榴辉岩应是达肯大坂岩群变质表壳岩的组成部分。野外地质证据表明榴辉岩形成于滩间山岩群褶皱回返之前,应是新元古代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8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张建新
    杨经绥
    许志琴
    张泽明
    陈文
    李海兵
    [J]. 地球化学, 2000, (03) : 217 - 222
  • [2]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许志琴
    杨经绥
    张建新
    姜枚
    李海兵
    崔军文
    [J]. 地质学报, 1999, (03) : 193 - 205
  • [3]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含柯石英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意义
    李怀坤
    陆松年
    赵风清
    于海峰
    郑健康
    [J]. 现代地质, 1999, (01) : 43 - 46+48-50
  • [4] 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杨建军,朱红,邓晋福
    周天祯,赖绍聪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2) : 97 - 105